簡述評價的方式與方法,簡述教學評價的內容和方法

2023-03-16 21:55:55 字數 3269 閱讀 1342

1樓:師姐在此

1)測驗法。

測驗法是一種常用的評價學生學業成就的方式,通過編制問題讓學生作答並提供一定的標準。這種方法操作簡單,信度和效度較高,因此使用的頻率也比較高。

(2)量表評價法。

量表評價法是根據設計的等級評價量表來對被評價者進行評價的方法,這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績效評估法。無論被評價者的人數是多還是少,這種方法都適用,而且這種方法評價的定性定量考核較全面。

(3)表現性評價法。

表現性評價就是讓學生通過實際任務來表現知識和技能成就的評價。這種評價方式信度和效度比較低,學生的成績可比性差,因此評價的公平性也存在質疑。

(4)軼事記錄評價法。

所謂軼事記錄,是教師對學生活動的觀察所獲得的有效事件的真實記錄。軼事記錄的最大優點主要是在於它描述的是自然情境中的實際行為,對於描繪學生最本質的行為特性可能有重要的幫助。

(5)成長記錄袋。

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發展性評價。它除了幫助學生與教師瞭解學習與進步的狀況外,對於學生自主性、反思能力、創造性的發展有重要作用。同時,它的客觀存在不僅反映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還可以反映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從而有效地克服評價標準單。

一、片面強調學業成績的做法。

簡述教學評價的內容和方法

2樓:毛果芽

教學評價的內容:

以學為主的。

形成性評價 由於以學為主的教學過程採用的是自主學習策略,即主要依靠學生的自主探索、自主發現,所以這種教學過程的形成性評價和以教為主的教學過程的形成性評價有很大的不同。通常它包括小組對個人的評價和學生個人的自我評價。評價內容主要圍繞三個方面:

自主學習能力;協作學習過程中做出的貢獻;是否達到意義建構的要求。

教學評價的方法 :

以教為主的形成性評價 以教為主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通常包含兩個環節:一個是是收集反應課堂教學效果的有關資訊資料,第二個是根據資訊資料所反映的教學狀況做出及時反饋。 在第一個環節中,要解決的是如何收集課堂教學的資訊資料的問題。

目前在教學設計的形成性評價中使用的資訊資料收集方法主要有三種:測驗、調查和觀察。這三種方法在收集課堂教學資料方面各有所長:

測驗適宜於收集認知類目標的學習成績資料;調查適宜於收集情感類目標的資料;觀察適宜於收集技能類目標的學習成績資料。

在形成性評價所需的資料中,學習成績資料量大面廣,而且它所要求的評價方法與總結性評價相同,因此格外受到重視。

資料拓展:

形成性評價中的反饋有三種:校正性反饋、鼓勵性反饋和幫助性反饋。 當收集到的課堂教學的資訊資料表明,大多數學生對當前教學內容的學習未能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時,反饋應是校正性的,即教師應及時調整當前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策略以適應大多數學生的情況與需求。

3樓:我是足人李嘉威

教學評價的內容:

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按照科學的標準,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測量,並給予價值判斷的過程。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工作質量所作的測量、分析和評定。

它包括: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和進行課程評價。

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

教學評價的方法:測驗、徵答、觀察提問、作業檢查、聽課和評課等。

所謂“量化評價”,是指在進行學術評價時,以大學教師的學術成果(如**、著作、研究報告、科研課題等)的數量和等級(每個等級賦以不同的權重或分值)為基本計量單位,對大學教師的學術能力、水平、貢獻、以及工作績效作出判定的方法。

教學評價根據評價所運用的方法和標準不同,可分為:相對性評價和絕對性評價。

1、相對性評價。

相對評價法是從評價物件集合中選取一個或若干個物件作為基準,將餘者與基準做比較,排出名次、比較優劣的評價法。相對評價法便於學生在相互比較中判斷自己的位置,激發競爭意識。

2、絕對性評價。

絕對評價法是在被評價物件的集合以外確定一個客觀標準,將評價物件與這一客觀標準相比較,以判斷其達到程度的評價方法。絕對評價設定評價物件以外的客觀標準,考察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可以促使學生有的放矢,主動學習,並根據評價結果及時發現差距,調整自我,具有明顯的教育意義。

4樓:匿名使用者

定量法,定性法,性量結合法。內容是授課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反饋。

簡述人生價值評價的方法

5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人生價值的。

評價的方法,你可以。

直接上網查一下。

簡述進學生學業評價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6樓:聆聽心情

學生學習情況過程性評價是一種重在過程的,重視評價物件主體性的,以促進評價物件發展為根本目的的教學評價。克服評價過於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的傾向。

關注學生促進其不斷進步,實現自身價值。關注全人的發展,強調評價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發展,重視被評價者的主體性與評價對個體發展的建構作用。

重視知識以外的綜合素質的發展,尤其是創新、**、合作與實踐等能力的發展,以適應人才發展多樣化的需求;評價標準分層化,關注被評價者之間的差異性和發展的不同需求,促進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發展的獨特性。將量化評價方法與質性評價方法相結合,適應綜合評價的需要,豐富評價與考試的方法。

7樓:匿名使用者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把別人的東西,變作自己的東西,把外部的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以後就能出口成章了。每天花一定時間朗讀課文,要有表情地朗讀,好段落,精彩的語句要背出來、默出來。

“讀書百遍,其意自現”。

簡述評價中心內涵,特徵及評價方法

8樓:匿名使用者

評價中心是多方法、多技術的綜合體,從測評的形式來看,廣義的評價中心包含了傳統的心理測驗(評價被試的人格、能力、職業興趣等特質)、面談(主要是結構化面談)、投射測驗(評估被試的深層次人格特質、職業動機、職業價值觀等)和情景模擬等。對國內外的大量的研究文獻分析發現,實際應用領域特別是研究領域中的評價中心主要是指以情景模擬為核心的系列測評技術,是狹義上的評價中心。因此,根據被試應聘的或在職的工作崗位設計的各類相關情景模擬技術也就被認為是評價中心最主要的技術與方法,在本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有關評價中心也是狹義範疇的評價中心。

比較經典的情景模擬技術包括檔案筐測驗、無領導小組討論、管理遊戲、角色扮演等;其它的技術如案例分析、演講、事實搜尋、情景面談等也常常結合具體的實際需求加以應用。下面簡單介紹四種經典情景模擬技術的基本概念與操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