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小綠芽聊教育
如果只有一個數字就一個數字佔一格,多於一個數字的兩個數字佔一格,奇數個的最後一個數字單獨佔一格。
標點符號佔格:
凡是點號(句號、問號、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都應該在稿紙上佔一方格,寫在方格的左方,不出現在一行之首。
①句號、逗號、頓號約佔四分之一方格,居左偏下。
②問號、感嘆號、分號、冒號約佔二分之一方格。
?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esrc="https:
com/0df3d7ca7bcb0a46f7ab92a87963f6246a60af91"/>
簡介①給長輩寫信信紙的摺疊方法:按照習慣給長輩寫的信一般不能隨便摺疊的。正確的應該是這樣:
以16開信紙為例,一般先是左右折成兩層。即左右均往中間折一下成長條型。然後把這長條對摺。
但要一面長些,一面短些。從型上看就如同一個人在向長輩叩頭請安。
②信紙顏色豐富多彩,五彩繽紛的,而且還有各種香味設計在裡面,十分適合情侶之間鴻雁傳書。信紙同時還可以用來摺疊紙鶴。
2樓:車輛周邊評選
右邊一格畫一格 碰上、下、左、右四邊線的橢圓 。
?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esrc="https:
com/267f9e2f07082838d283d385aa99a9014d08f191"/>
公元500年前後,隨著經濟、文化以及佛教的興起和發展,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起源於印度。天文學家阿葉彼海特在簡化數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數字記在一個個格子裡,如果第一格里有一個符號,比如是一個代表1的圓點。
那麼第二格里的同樣圓點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圓點就代表一百。這樣,不僅是數字符號本身,而且是它們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樣擁有了重要意義。印度的學者又引出了作為零的符號。
可以這麼說,這些符號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數字的老祖先了。
大約700年前後,阿拉伯人征服了旁遮普地區,他們吃驚地發現:被征服地區的數學比他們先進。後來,阿拉伯人把這種數字傳入西班牙。
公元10世紀,又由教皇熱爾貝·奧里亞克傳到歐洲其他國家。
公元1200年左右,歐洲的學者正式採用了這些符號和體系。至13世紀,在義大利比薩的數學家費婆拿契的倡導下,普通歐洲人也開始採用阿拉伯數字,15世紀時這種現象已相當普遍。
那時的阿拉伯數字的形狀與現代的阿拉伯數字尚不完全相同,只是比較接近而已,為使它們變成今天的1、2、3、4、5、6、7、8、9、0的書寫方式,又有許多數學家花費了不少心血。
阿拉伯數字起源於印度,但卻是經由阿拉伯人傳向四方的,這就是它們後來被稱為阿拉伯數字的原因。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