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養的雞,鮮蛋煮熟後蛋白吃起來很渣是什麼原因?

2023-03-16 15:51:05 字數 3241 閱讀 8629

1樓:九分甜情感屋

沒煮熟透,蛋白就成豆腐花狀,其次,就是雞蛋壞了。雞蛋吃起來像豆腐渣,是因為雞蛋壞了,或者是烹飪技術不高。

2樓:18個褶的裙襬

鮮蛋煮熟後蛋白吃起來很渣的原因是雞在飼養的過程中缺少微量元素的補充。小雞除了要吃飼料和草粉之外,還要適當的補充鈣其他一些微量元素,這樣雞蛋才會好吃。

3樓:匿名使用者

剛下的雞蛋1-3天都會這樣,新雞蛋的蛋清細嫩還沒形成膠狀體。而陳雞蛋,蛋清比較緊緻,很難出層。所以新雞蛋比較容易粘連,陳雞蛋成型好,就容易剝離。

4樓:曲姮

我養的雞,鮮蛋煮熟後蛋白吃起來很渣是什麼原因?

這種情況應該是你煮雞蛋的時間長了,所以都老了感覺很渣,你下次煮雞蛋的時候煮幾分鐘就好了,別煮太久。

5樓:吾明照四方

大多數情況下,應該是不會的,除非你的雞蛋儲存的時間比較長,已經有點變質,我是自己散養的土雞,雞蛋口感是比較不錯的,如果你喂的是玉米,蛋黃特別黃。

6樓:誠信做人用心作答

如果你養的雞鮮雞蛋煮熟以後,蛋白吃起來很渣,最主要的原因我想是可能你煮雞蛋的方法不太對造成的。你換一種方法去煮這個雞蛋,時間長一點就有可能好一點。

7樓:月貞

可能是散養的雞吃飯了什麼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也可能是雞的消化功能不夠好。

8樓:匿名使用者

生活,還是要好好的對待。

9樓:仲孫汀蘭業午

說明雞蛋很新鮮,剛下的雞蛋1-3天都會這樣。

1、蛋白粘蛋殼,很難剝離,會出現洋蔥脫皮樣,俗稱“護皮”,說明雞蛋很新鮮。

2、新雞蛋的蛋清細嫩還沒形成膠狀體,一掰蛋清會一層層撕開。而陳雞蛋,蛋清比較緊緻,很難出層。所以新雞蛋比較容易粘連,陳雞蛋成型好,就容易剝離。

3、新雞蛋的蛋殼和蛋清之間的鳳衣薄脆,一碰就破裂、斷碎掉,尚不能起到隔離蛋白和蛋殼的作用。幾天後的鳳衣會變厚,並且柔韌性增高,就不會出現粘殼現象。

4、剛下的雞蛋氣室比較小,雞蛋的水分比較大。用熱脹冷縮的原理解釋,新雞蛋長縮的空間小,殼與鳳衣、蛋清結合比較緊密,所以容易粘連。

5、當雞蛋未煮熟,也會粘蛋殼,煮熟後蛋清緊緻了,蛋殼和蛋清就會自然分離。

為什麼我新買的雞蛋,個個煮熟後蛋白吃起來都有粘牙的感覺,而且不那麼光滑

煮熟的雞蛋,蛋清硬而且一層一層的吃起來很柴,是什麼原因?

10樓:匿名使用者

幾種可能:一是煮的時間太長,即所謂的“煮得太老了”;二是雞蛋放置時間太長,已經不新鮮了;三是有可能是假雞蛋。

自己家的雞生的蛋 煮熟後蛋白不凝固怎麼回事

11樓:網友

蛋清不凝固有兩種情況,第一是沒有徹底煮熟,第二是煮蛋時水未沒過雞蛋,有一部分雞蛋還暴露在空氣中,這一部分不易凝固。

想要徹底煮熟雞蛋,需要涼水下鍋(儘量不要用沸水煮蛋,雞蛋容易破),水開後算好5~6分鐘,然後再燜上幾分鐘,煮出來的雞蛋既被殺死了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較完整地儲存營養素。另外就是水必須沒過蛋,否則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質不易凝固,影響消化,煮前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然後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即可防止蛋殼破裂,避免營養素流失。

煮雞蛋的4妙招:

1、別用沸水煮蛋。

首先,沸騰的水會讓雞蛋在鍋裡四下翻滾,很容易把蛋殼撞碎,甚至蛋白都露出來。其次,雞蛋中的蛋白質凝固變性,並不需要很高的溫度,通常60℃—87℃就可以,而沸水的溫度能達到100℃。如果用沸水煮,蛋白可能就老得跟橡皮一樣。

所以煮蛋的時候,應該開蓋,讓水微微冒泡,而不是沸騰。

2、煮的時間要短。

煮後要冷卻。蛋白全熟,蛋黃也完全凝固的雞蛋需要煮10分鐘,可如果你想要一個蛋黃嫩嫩的水煮蛋,大概6分鐘就可以了。如果雞蛋煮的時間過久,就會有難聞的硫的氣味。

另外要注意的是,把雞蛋從鍋裡拿出來後要立即用涼水冷卻,否則殘餘的溫度會讓蛋繼續加熱而變老。

3、陳一些的雞蛋更好剝。

我們都覺得最新鮮的好,不過水煮蛋其實沒必要用太新鮮的。因為稍微陳一些的雞蛋反而更好剝。如果把雞蛋在冰箱裡儲存幾天,其ph值就會稍微升高,蛋白和內層蛋殼的黏合度會稍微變鬆。

4、蛋黃外面變綠沒關係。

如果雞蛋煮得太老,你會發現蛋黃外面有一層綠色。這是蛋黃中的硫化物和鐵發生了反應,並沒有任何危害。只要煮的時間別太長,就可以避免。

12樓:匿名使用者

雞蛋中蛋清和蛋黃的凝固溫度不同等因素,不同的煮法可煮出不同花樣的雞蛋。

下面解釋一下o(∩_o哈!

蛋清的凝固溫度大約是70℃左右,而蛋黃的凝固溫度卻只有60℃左右,所以我們在煮雞蛋時只要將水溫控制在60℃——70℃之間,便可煮出一種奇特的蛋——溫泉蛋:

蛋黃已凝固,而蛋清卻還是晶瑩剔透的液體! 可以一試(⊙o⊙)哦 。當然時間要長點哈。溫度是慢慢浸潤噠。。

(如果還有疑問,既然蛋黃凝固快,為何我們在家煮的雞蛋卻蛋清熟了,而蛋黃仍未熟呢。

這就是我們煮的淌心蛋。)

淌心蛋:在家急火煮雞蛋,當水沸騰100度後,蛋清在外層,首先被煮熟凝固,而由於蛋清是熱的不良導體,所以此時的蛋黃由於受熱不充分,基本上還處於液態,如果此時就將雞蛋取出,便就煮成了我們所說的淌心蛋了。

雞蛋煮熟後蛋白硬硬的,蛋黃有水,什麼原因

13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胡說八道。

蛋黃凝固的溫度為68℃—71℃,蛋清凝固的溫度為62℃—64℃

蛋白硬,蛋黃水,是因為沒有完全煮熟!

你可能水是燒開了,但是傳導熱量需要時間。你沒有煮到時間,所以熱能沒有完全傳到雞蛋黃內。沒有達到蛋黃凝固的72度。

下次煮雞蛋多煮一會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

14樓:匿名使用者

鮮雞蛋是不會出現硬蛋白的,出現硬蛋白的雞蛋,是孵化後的雞蛋,。

15樓:榮華富貴毛

這就是傳說中的壞蛋。

新鮮雞蛋的蛋白吃上去很老,不滑嫩,口感像鹹鴨蛋的蛋白,是什麼原因?

16樓:darling金宇彬

我家也是 同時煮的兩個同時剝的 一個很好剝很嫩 另一個很難剝 剝完坑坑窪窪並且口感很老像鹹鴨蛋 也不知道為啥。

17樓:網友

新鮮的蛋會老,不新鮮了就嫩。